3月3日,全國政協十二屆五次會議開幕。這幾天的媒體報道的信息也基本圍繞著兩會在進行。這其中,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大唐集團公司副總經理李小琳關于能源服務的提案映入了小編的眼簾。
長期以來,能源產業以滿足基本需求為目標,以遠離消費者的大工業異地生產為主要生產方式,廣大能源用戶缺少參與、選擇的權利和能力,以及表達需求的途徑。而李小琳第一份提案,“關于建設現代能源服務體系,應確立以用戶為中心的政策出發點來推進改革,擴大用戶選擇權,擴大終端環節開放力度,改變壟斷專營和條塊分割格局,促進終端能源融合發展和運營。”可以說是提出了能源服務改革的重點——以用戶為中心!
李小琳表示:“建設現代能源服務體系是建設現代能源體系的補充和深化:一要改進政府能源主管部門公共服務,推進能源服務平臺搭建;二要出臺能源服務產業政策;三要培育專業化能源服務企業;四要做好體制機制保障。”
今天小編主要想談就是第一條!主要談下國家電網公司能源服務創新建設。小編想說,國家電網公司在能源創新方面,以用戶為中心,做了很多創新改進工作,并積極推進能源服務平臺搭建,做出了不少成績。
有電網公司轉型提供綜合能源服務近期,以充分利用用戶側資源為導向的分布式、多能互補、能源互聯網等多種新型能源供應模式在我國進行了多方探索與實踐。廣東電網公司就是一個例子,2月13日,廣東電網綜合能源投資有限公司在廣州正式掛牌成立,新成立的綜合能源投資公司增加綜合能源、增量配網建設與投資、分布式能源、電動汽車投資與運營、市場化售電、能效服務6個新興業務經營模塊,為廣東電網公司開展綜合能源業務搭建投資、運行、管控平臺。
該公司以珠海金灣東增量配網試點項目、順德西部工業園為切入點,積極拓展分布式能源、多能聯供、水氣電熱多表集抄等園區綜合能源服務。此外廣東電網已建成投運城市公共充電站、高速公路城際快充站及充電樁,并上線運營基于“互聯網+”的充電智能服務平臺以及“粵易充”手機APP;積極推動電能替代,建成南方電網首個港口船舶岸電項目。
四表集抄完美支持能源服務創新 三表合一賬單從能源服務角度來看,四表集抄充分發揮電力營銷服務網絡的資源優勢,讓群眾享受到“一張卡、一張票、一次繳費”的一站式服務,真正將“便民、惠民、利民”的服務理念落到實處。目前國網上海電力已經開出了“三表合一賬單”,可以實現水、電、氣一體化繳費。
能源服務平臺搭建 以北京為例就能源服務平臺搭建方面,以小編所在的北京為例,目前北京電力公司已基本建成“互聯網+電力營銷服務”2+2智能互動平臺,包括面向客戶的“掌上電力”居民版、企業版APP,面向電力一線搶修、服務人員的“掌上電力”電網版、營配末端融合APP。智能高效的計量服務體系,通過智能化預測,訂單式流程,可視化監控,初步實現計量直配的精益管理,月庫存周轉率提升至50%。
1.多樣化的繳費平臺 電e寶
談起繳費服務創新,小編感受最明顯的就是現在國網APP“電e寶”、微信、支付寶等網上充值方式。小編是農村人,以前村里繳電費都是等到固定的一個日期(幾號不記得了),村委會的喇叭喊一下,大家該繳電費了,然后大家就開始去街上固定位置專門支出來的桌子那找電工繳費,當然之前少不了電工帶著梯子爬上爬下抄電表的身影。現在經常能接到這樣的電話,“閨女,剛才收到電力局短信,說電費余額不足10塊了,記得給我們繳電費(爸媽不是太懂繳費軟件)”感覺小編變成了移動的充電卡0.0。
2.業擴報裝平臺 全流程線上辦電
業擴報裝主要針對新建小區、新建工程、新建工廠等,因此其他已經開通用電服務的客戶可能感受不太明顯。2016年4月18日,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啟動業擴工程“五新”服務專項行動,目前業擴報裝已經可以實現網上申請、流程貫通、進度透明,客戶足不出戶即可了解政策規定、實行網上報裝、查詢工作進度。截至目前,實現業擴全流程線上辦電的客戶已有20917個,線上包裝率達47.59%。
并且針對重要客戶、重點工程建立對外承諾和內部協同“雙契約”機制,按照客戶需求來約定送電時間,并以此倒排工期,明確每一個環節的工作時限,讓客戶真正享受到施工省心,質量放心、用電舒心。
3.營配搶修平臺 可視化搶修
目前國網北京電力一線班組全面應用營配搶修運維APP,實現了可視化搶修。究竟有多大的不同呢,小編這樣給大家解釋。
一個完整的運維閉環是:基層單位進行故障登記,由運維管理部門進行工單派發,并對現場處理人員進行技術指導,協同處理故障,之后對故障處理作業進行處理審核與結果評價,數據再返回到運維管理部門。
而借助“互聯網+電力營銷服務”2+2智能互動平臺,可以幫助運維部門快速、精準的定位問題和了解搶修狀態。通過APP平臺,搶修狀態可以實時更新,便于進行作業跟蹤和運維質量評估。改變了只能等待基層單位反映故障、反映進度的現狀,變被動為主動,變手動為自動,實現可視化搶修,搶修工作更迅速可靠。
能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本質要求——以用戶為中心能源服務在國際上還沒有統一的定義,簡要而言,能源服務就是為用戶提供一切專業化用能解決方案和代理服務,從用戶能源系統建設、優化、運維到用戶一攬子能源托管以及能源與環境托管,都是能源服務的范疇。大致可以分為三類,即基于需求側管理、合同能源管理的傳統能源服務,基于分布式的綜合能源服務和基于能源互聯網的新型能源服務,其邊界還可進一步向環保和資源循環利用第三方服務體系拓展。
總的來說,能源服務內涵寬、層次多、形式豐富、潛在需求和節能減排貢獻潛力巨大。據相關資料測算,到十三五末,我國能源服務相關產業有望超過8萬億產值規模。適合中小企業創新創業,也適合傳統能源企業轉型發展;可以采用混合所有制、PPP等各種靈活模式,推動信息產業與能源產業融合、輕資產與重資產融合,金融產業與實體經濟融合,是推進能源消費革命和供給革命的重要途徑,也是促進節能減排、降本增效和經濟發展的重要抓手。
從能源生產、供應到能源服務,既是水到渠成的發展結果,也是一個本質的飛躍。前者以供應者為主體,用戶作為被動接受者;后者則相反,要求真正實現一切以用戶為中心,從更好滿足用戶需求出發。這也正是能源行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本質要求。
上面提到的能源服務創新確確實實在優化著用戶的生活,不過也如提案所說,這些能源服務創新,在試點推進過程中往往還是以供應者思維為主導,用戶參與程度有限,亟需要進一步轉變思維、更新理念,真正實現以用戶為中心、從用戶需求出發。并且基于原有系統主站等硬件和現有軟件的影響,服務創新肯定也是分階段進行。
來源:環球表計
需要進一步了解本文信息,請點擊在線溝通或撥
打電話:010-52401598/522972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