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報告]2016互聯網汽車金融白皮書
吳震皓認為,智能互聯的定義在過去五年間,產生了一定的演化和拓展。內涵的不斷拓展,體現為車載互聯系統的多樣化,例如借鑒了智能手機,在車內也裝備了APP,導航系統的互聯網化,加深和手機導航之間的融合。隨著汽車智能互聯定義的不斷拓展,互聯網生態將進行進一步深度整合。
談及智能互聯技術的未來,吳認為主要有四個方面的發展方向。
1、所有的車都將聯網,互聯只是一個基本門檻而非差異因素。
2、技術發展的速度不斷提升,導致軟硬件必須分離。軟件升級能力變得至關重要。
3、車內的核心功能會“互聯網化”,至少在互聯網后能夠增加新的價值。
4、自動駕駛時代逐漸到來,對車內的媒體、娛樂和其他增值服務的需求顯著增加。
當然,智能互聯也帶了四個值得深思的關鍵問題。為了確保智能互聯方向戰略和執行的一致,汽車廠商必須思考——發揮優勢還是補足短板?追求速度還是質量?自己開發還是外包?IT將作為后臺支持部門還是核心開發部門?思考清楚這些問題,將幫助各大廠商更好地發展智能網聯。
以下為現場實錄:
各位尊敬的領導、來賓、各位行業的同仁,大家下午好!我先自我介紹一下,為了方便記,我們叫亞太區產品部,我本人剛從瑞典回來,我之前在瑞典總部是負責車聯網的整個項目的一個負責人,也涉及到一些自動駕駛的戰略部分,今天我主要想從智能互聯或者從車聯網的角度著手,最后也會涉及到一些我們對自動駕駛相關的觀點非常簡短的介紹,因為我相信這兩個主題也有一些互相的聯系。
首先,我來介紹一下智能互聯技術的定義。至少從我個人角度來說,這個定義在過去五年左右時間,其實進行了一個不斷的演化和拓展。最初車聯網更多談的是車載的通信系統,像著名的安吉星。沃爾沃在歐洲很早推出了隨車管家的基礎服務,通過一些應急的服務、相應的知識通過呼叫中心來支撐,隨后也發展到一些車內的熱點,這是最基礎的一個功能。最近幾年,尤其從去年開始,我們認為車聯網的內涵在擴展,尤其是一些車載娛樂信息系統在不斷的互聯網化,原來車載,單機版就是放放CD、聽聽收音機,現在隨著智能手機發展相關技術被引用到在汽車領域,包括我們現在很多汽車上已經有的carplay和蘋果的影射,包括google系統上的安卓auto,包括國內的BAT系統等等。未來,車聯網肯定會不斷的拓展,這里只是舉出一些簡單的應用,可能大量的服務會依賴于云端,不僅僅再靠汽車里面的CPU或者幾個CPU的發展,更多通過云端的服務完成很多用戶需要的服務。另外,深度整合了汽車的一些核心功能,包括安全擴展到自動駕駛。最后也可能是與互聯網生態的一個深度的整合。
這里對于如何看待汽車行業和在這樣一個大的互聯網的環境下的一個關系,不同的廠商也好、不同的角色,他們有一些不同的理解。從我們認為的角度來說,我們覺得汽車雖然也是很重要的一部分,但是畢竟要和整個互聯網的其他生態結合起來,我們并不認為我們為了汽車來打造一套獨立于現有的互聯網這樣的一套生態系統,最終,我覺得雙方應該互相會融合,從一個純粹的使用習慣來說,可能智能手機還是作為一個普通人最貼切的離不開身的一個部分。所以汽車很多的智能互聯的功能可能也需要和手機有進一步的深度的整合。
我們之前也和很多第三方機構做過一些交流,這里我借鑒了麥肯錫做的一個分析,它提到從一個純粹的商業價值來說,可能智能互聯技術或者車聯網技術占的一個職業商業價值和整個行業來比是有限,這個行業包括整的銷售、售后市場以及其他一些服務。但是我們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它的間接價值可能會比較大,也就是說雖然我不會為了APP、導航、娛樂等用戶直接掏錢說我要買這樣一個服務,這個可能性相對小,或者直接價值小,用戶甚至有可能在選車或者選擇服務的時候有和沒有這些功能或者這些功能做的好與壞會影響其他的一些服務。所以,從這個角度我們覺得它間接商業價值還是不容小視。
未來,智能互聯技術可能有哪些發展方向?我們這里提出一家之言供大家做一個參考。第一我們認為所有的車都會聯網,就像今天買到的手機大部分都是可以聯網一樣,未來聯網這個事情不再是稀缺物,不再區分你和其他人的情況,這是一個必備品。第二,從車內的核心功能可能逐漸被互聯網化,至少在互聯網化之后能產生很多新的價值。第三,技術發展的速度不斷的提升,包括現在我們的手機幾乎每12個月到18個月都會換一臺新的,汽車不可能有那么快的更新速度,汽車里面的系統怎么可以保證它的更新及時就可能需要一定程度的軟件和硬件的分離,保證它的功能能夠被不斷的更新,包括我們現在提到的這些技術能夠通過互聯網來更新它的功能。
在從一個我的今天的這個主題對汽車廠商的一個機遇和挑戰,我過去也做了帶了這些項目,中間提出了一些有一些挑戰,我這里拋磚引玉給大家提出幾個問題。
第一,發揮優勢還是補足短板?畢竟每家汽車廠商他們的核心競爭力可能都有所不同,我剛才講到互聯網以后可能是一個標配是標準的東西,那么從一個具體的每一個汽車廠商而言來說,那么它肯定要選擇我到底只是說做成一個一般大家有我都有的情況,還是我要在這個領域做成一個區分度能夠建立我的優勢,如果是一個優勢的話是什么優勢?這可能是需要我們回答的。
第二,追求速度還是質量。我剛才提到手機每18個月更新一次,有很多在beta版在沒有特別成熟的時候公測了。汽車對安全和可靠度是很高的,遠高于其他的消費類產品,在汽車互聯網產品到底應該追求速度還是質量這可能是每一個汽車廠商都要三思的部分。
第三,自己開發還是外包。這很簡單,尤其在中國,剛才談到中國的互聯網也是蓬勃發展,有很多的中國的軟件行業很大,每一個汽車廠商傳統的優勢可能更多集中在動力系統發動機,比如說制造,也包括一些底盤、內飾、外飾,在這樣一個新的領域是否要建立一個新的團隊類似于和騰訊、阿里巴巴去競爭,還是要去做一些外包的工作,讓一些第三方的軟件來替你開發,這樣的話可能會損失一定的獨特性,損失一定的整合的能力。
最后,也是一個比較具體的點,原來傳統意義上IT部門對于大部分的制造企業只是一個后臺支持部門,只是一個信息系統的整合,但是在車聯網時代包括很多的基于云端的服務是IT部門必須逐漸走到一個開發的前端,這時候我們的每個汽車廠商的IT是屬于我們傳統意義上的IT,是修修電腦,最多幫你確保服務器能夠正常運轉,windows可以登錄還是可以和其他部門的研發有同等的地位來深度參與研發的一個整體流程當中,使我們整個云或者信息系統或者汽車功能能夠深度的整合,這個也是一個問題。
這里我們稍微解釋一下,分享一下沃爾沃的觀點和一些看法。從這個智能互聯體驗來說沃爾沃認為不僅做到智能互聯還要做到沃爾沃的特色互聯,沃爾沃的特色互聯就是要和沃爾沃品牌結合,沃爾沃品牌特點就是以人為本,所以我們這樣一個設計也非常注重一個設計感,非常注重簡單,比如說這里提到的簡約之美,沃爾沃是第一個可以把琳瑯滿目的按鍵簡化到7個。沃爾沃也是第一批宣布和蘋果的carplay合作的廠商,沃爾沃有自己的獨特創新包括跟上時代的步伐,蘋果推出智能手表之后,沃爾沃隨車管家有了一個智能手表版本。
當然最后沃爾沃還是一個豪華品牌,所以我們非常注重用戶在這里面不僅把它當成一個玩具可以享受到一些豪華的體驗,我們引入了一些著名的音響廠商在汽車里面,所以提供了這樣一個整個的服務,也是不僅只是一個普通的服務還是一個豪華的體驗。
沃爾沃非常努力實現自動駕駛技術,公司在哥德堡在瑞典的項目已經啟動,我們目標也是在2017年把它帶到中國,開始在中國展開試駕活動。我們在中國的選址和相應的準備工作正在如火如荼的進行當中。大家如果對自動駕駛有相關問題可以會后交流,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