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觀點
2016年上半年全球大部分市場醫藥指數表現欠佳,但產業并購持續火爆。
2016年上半年,除歐洲外、全球主要市場醫藥指數均跑輸大盤。其中主要有兩個原因:①隨著美聯儲加息預期放緩,日本央行負利率、歐洲和新興國家開始進行貨幣寬松和經濟刺激,周期性行業受到追捧;②多個跨國藥企仍面臨專利藥到期的競爭和壓力。但一級市場看、產業并購持續火爆,新藥、新興醫療技術等仍然受到資金追捧。
專題:吉列德的成功與爭議,國內企業存在較大機會。
過去三年,吉列德科學經歷了巨大的成功和爭議。我們對此進行了專題研究,得出如下結論:
①三十年專注抗病毒,2012-2015年高速成長的創新型藥企。吉利德科學始終聚焦抗病毒藥物研發,其收入占總營收的90%以上,產品涵蓋艾滋病、乙肝和丙肝三大主要病毒感染疾病。
②進一步鞏固抗病毒市場領導者地位,開拓腫瘤和免疫炎癥新領域分散風險。抗病毒用藥領域,隨著丙肝特效藥Sovaldi和Harvoni的面世,HCV藥物逐漸成為公司重頭戲。為避免過度依賴丙肝藥物,公司近3年多次并購腫瘤和免疫炎癥領域品種,力求將其打造成新的優勢產品線。
③DAA藥物是丙肝治療的明確方向,全球范圍看研發競爭加劇,國內企業可能存在較大機會。全口服直接抗丙肝病毒藥物(DAA)治愈率高、患者依從性好,徹底改寫丙肝藥物市場。全球范圍看,DAA藥物競爭加劇,導致吉列德面臨業績壓力。考慮到用藥費用的壓力,國內急需高性價比DAA藥物填補空白,國內企業擁有良好發展契機,我們看好在此領域提前布局的東陽光藥、石藥集團及中國生物制藥。
其他公司與行業新聞動態
醫療服務及新興領域公司二季報表現較好①我們總結了全球主要醫藥上市公司第二季度的經營情況。整體來看:創新藥企業或多或少受到專利藥到期影響,業績存在不同程度的壓力;醫藥流通及保健品公司的增長主要依賴于并購;醫療服務和新興領域(精準醫療、手術機器人等)業績表現較好。
②其他方面:默克公司重點轉型生物醫療領域;輝瑞近兩月接連收購4家公司/業務,完善產品布局等。
新藥及研發進展
FDA及EMA新藥審批形勢保持平穩,精準醫療獲青睞①美國方面:截止8月底,FDA共批準16個上市新藥,其中一類新藥11個及生物制劑5個;歐洲方面,從1-7月的審批情況看,分別有32個新藥和35個新適應癥獲得EMA正面評價。
②歐美國家政府層面均積極支持精準醫療產業:美招募百萬志愿者正式開展精準醫學研究;英國雄心勃勃打造150億規模基因療法、細胞療法市場。
風險提示全球股市的系統性風險帶來整體醫藥估值中樞的下移;多個新藥審批進展慢于預期帶來普遍對創新類藥企估值的壓力;全球經濟放緩給各國政府的衛生費用投入帶來一定壓力。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