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電路產業,又稱芯片產業,它對增強國家綜合實力,加強國家信息安全至關重要,是各國產業競爭、科技競爭、綜合實力競爭的戰略制高點。
近幾年,國際上掀起了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熱潮,發達國家希望通過技術進步和產業政策調整重獲在制造業上的競爭優勢,不斷實現制造業結構調整和轉型與升級。
集成電路產業是信息產業發展的基礎
集成電路是當今信息產業高速發展的基礎和源動力,已經高度滲透到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幾乎每個領域。目前,集成電路在信息、通訊、消費電子、汽車、醫療電子及其他消費類領域占比不斷擴大并保持持續增長。
根據全球半導體貿易統計(WSTS),2014年全球半導體市場規模達到3331億美元,同比增長9%。預計2016年至2020年,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平均增速也會保持在3%左右。
中國集成電路產業發展迅速
2015年,中國集成電路行業呈現出新的發展特點,在國家大眾創新、萬眾創新政策激勵下,眾多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涌現,僅2014年一年新增注冊IC設計企業200多家。在移動智能終端、平板電腦、消費類電子以及汽車電子產品等市場需求的推動下,2014年我國集成電路市場規模首次突破萬億元大關,達到10013億元,同比增長9.2%。
從產業結構看,2014年我國集成電路三大細分領域均呈現增長態勢。其中,設計業增速最快,已成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主要驅動力。我國集成電路產業逐步形成了“消費市場-終端品牌商-芯片設計-晶圓制造-封裝測試”這一產業鏈需求結構,實現由廉價勞動力驅動向研發設計驅動,從低端走向高端的發展路徑轉換。
集取力量,打造產業新高地
北京市作為集成電路產業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推動以集成電路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為代表的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已成為加快構建首都“高精尖”經濟結構、建設全國科技創新中心的重要途徑。
中關村作為我國第一個國家級高新技術開發區,第一個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第一個“國家級”人才特區,在經濟發展中擔當首都經濟發展排頭兵重任,對北京經濟增長貢獻逾四成。同時,在政策創新上發揮了對全國自主創新示范區、高新區的示范作用。目前,與集成電路設計產業緊密相關的物聯網、云計算、大數據以及智能硬件等關聯產業正在成為中關村新一輪搶占發展制高點的重要領域。
海淀區在北京集成電路設計產業中占據著主導地位。全市83家集成電路設計企業中有70家落戶海淀區;集成電路產業作為戰略性的支柱產業,海淀區將利用優越的地理優勢傾力打造其廣闊的發展空間。
而專注于集成電路產業的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位于北京市海淀區北部,是首都著名的科教、科研、旅游區。科研資源豐富,匯聚北大、清華、中科院、北理工、北航等高校及科研機構。
同時,中關村集成電路設計園圍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在投融資、共性技術、人才培養、創新孵化、市場推廣、海外拓展、中介服務、生活配套及專家導師服務等方面的需求,重點解決企業發展過程中面臨的共性、個性問題,構建九大產業平臺及服務體系,營造完善的集成電路設計產業資源生態環境。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