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有閑魚,后有轉轉。”上海一位年輕媽媽李蕊平時喜歡在這兩個二手交易平臺上淘一些母嬰用品,同時也把閑置不用的電子產品轉手出去。“對方認證的信息越全,越能讓人對交易放心。”她說。
引入社交關系鏈和實名認證機制,成為各二手平臺爭相升級的重點。閑魚是2014年6月誕生于阿里巴巴旗下的創新業務,用戶之間可以看到彼此的淘寶等級、芝麻信用分數、微博信息,而且平臺打通了支付寶實名認證。近日又整合這些認證方式推出了信用產品“閑魚號”,除身份證與公安數據比對驗證外,還提供攝像頭拍照上傳的實人認證服務。
另一邊的轉轉是2015年“雙11”的第二天上線的一款同類App,是58同城旗下二手交易板塊。據58同城內部人士向第一財經記者透露,“二手交易業務是老姚(58同城CEO姚勁波)十年前就有的心愿。”由于58同城與騰訊之間的股權關系,二手平臺轉轉天然導入的是微信好友關系鏈,但它同時也引入了芝麻分。在使用什么方法增加用戶間身份可信度這方面,轉轉并沒有排斥阿里系的產品。
信用體系像分享經濟發展的水電煤一樣,如果信任這個基礎環境沒有建設好,就不會有好的用戶體驗,平臺的運轉效率會大打折扣,規模也就很難做起來。” 閑魚業務負責人諶偉業點出了信用在二手交易中的價值。
認證體系趨同背后,二手交易平臺在類目和模式上正在緩慢走向分化。據轉轉最新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手機、服裝鞋帽、數碼產品占據總訂單量的前三名,占比分別是17.5%、14.63%和10.7%。通常,二手物品分享是一種非標準化商品交易,與電商、特別是B2C模式的電商運營思路不同。轉轉采取逆向思維,在海量品類中挑選了手機(而且只是iPhone手機)作為其試水自營業務的一個核心品類。
轉轉運營總監蘇琳上周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采訪時稱,轉轉的“優品”業務類似于C2B2C模式,優品會從C端消費者手中回收一部分九成新的iPhone手機,由檢測師進行品控,再以二手物品通過平臺集中對外出售;另外也提第三方供驗機服務,平臺上的買賣雙方達成交易意愿后,賣家將手機寄給轉轉,由轉轉自有檢測師給出該手機的檢測報告,買家需為檢測支付1元錢。實際上轉轉在中間以一個擔保人角色提供品牌背書,畢竟二手手機在市場上交易“水很深”。
與單純C2C個體交易模式相比,58同城在優品手機業務上的模式顯然更重,也是其差異化服務模式的一個方向。轉轉內部現在有超過100個手機檢測師,如果未來優品從手機擴張到其他標準化類目,勢必會投入更多的人力和資金做支撐。但58同城已經把轉轉定義為今年發展的一個重點,樹品牌成為首要任務。
相比之下,閑魚平臺上正自發生長出一些非實物商品的交易。比如分享時間、空間、技能、生活服務等,像房屋的出租、春節時給大家寫對聯,女生的手工糕點課。從交易特點上看,這很像旅游App面包旅行內部孵化出的一款App面包獵人,主要面向城市年輕用戶搭建一個涉及興趣、手藝、技能、設計的C2C交易平臺。從這點看,類目分化在二手交易平臺之間正加速到來。
此外在后端物流服務上,平臺之間的差異化考驗著背后那棵“大樹”的實力。將物流服務視為其特色之一的轉轉一方面接入的是58到家的速運資源,另一邊與具備日日順配送體系的海爾合作,涉及家具等大件二手物品的運輸可以借助海爾的物流;而閑魚背后對接的是菜鳥裹裹,后臺至少8家快遞公司以搶單方式提供上門取件及配送服務。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