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早年留學海外,獲得了麻省理工等多所海外知名學校運籌學、工商管理及應用數學三個碩士學位;
她履歷豐富,曾幫助網易等國內外知名企業開拓國內市場;
她具有敏銳的商業洞察力,在事業的輝煌期放棄高薪厚職,艱苦創業,打造物流信息行業領先品牌——唯智信息;
她擁有卓越的領導力,深耕物流行業16年,帶領公司成功登陸新三板。
她就是唯智信息總裁陳夢槐。
眾所周知,當前大多數物流業務仍處在郵件接單、電話找車、手工對賬的階段,物流信息化走過多年,仍然未能完全覆蓋訂單處理、倉庫管理和運輸管理的協同。
唯智信息作為國內物流與供應鏈解決方案的領先企業,提供了面向大型企業專有物流解決方案的私有云和面向中小企業的應用系統公有云,率先提出了面向行業的物流混合云新戰略,引領物流行業走向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大數據解決方案。
在3月3日的“物流混合云”戰略發布會上,《物流沙龍》對唯智信息總裁陳夢槐進行了專訪,筆者力求抓住這一面向物流信息化未來的時刻,留下行業領先者的思考。
物流沙龍記者:
陳總,你好!2016年,對于唯智信息來講,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里程碑的時刻,因為在8月8日唯智信息成功登陸新三板,同時唯智也引入了同創偉業、遠翼投資、博彥嘉銘基金三家重量級的資本對唯智信息投資。
從2001年創業至今,唯智整整16年的跨度,也正好見證了中國整個物流行業的發展。并且在2006的時候,已經探索出在所有的物流企業或者企業物流中非常需要一個信息化的框架。
那么,為何當前要推出“物流混合云”新戰略?
陳夢槐:
我覺得目前在物流信息化行業仍然存在兩個弊端,也是我們行業現在所面臨的問題。
第一點是,各信息化系統無法順暢打通。
因為縱觀整個行業,各個企業要做物流管理和信息化時,基本上是以一個框架四個模塊來做的。企業其實都在努力去整合其他資源,以求自身數據及服務的完整性,而自身不愿意分享數據。導致企業間信息孤島問題嚴重,難以實現業務的高效協同。
最后的結果是,客戶享受服務越來越難,客戶體驗越來越差,成本依然居高不下,這對行業的發展是不利的。
第二點是,企業參差不齊,沒有標準。
眾所周知,在2013年、2014年,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使得物流系統在整個行業開始興起,基于服務的、基于租用模式的公有云的系統越來越多,但良莠不齊,沒有行業的標準去規范。
物流沙龍記者:
面對這些弊端,“物流混合云”如何破局?
另外在戰略發布會上,你說到“物流混合云”包括架構的混合、流程的混合、服務的混合、API的混合、數據的混合五個層面,那么我們怎么理解這五個層面?
陳夢槐:
簡單來說,我們最終要達到的目的是企業無論大小,都可以借助互聯網用物流混合云管理自己的業務,構建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大數據解決方案,帶來整個供應鏈的聯通,庫存可視,物流過程可視,可監控,標準化在行業的實施,供應鏈效率極大提高,成本降低。
至于這五個層面的意義,我覺得都是非常重要的。
1. 架構(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混合
公有云就是我們常說的標準化的SaaS平臺,是不需要買數據庫的,不需要買服務器的,它可以一套系統給多家公司共享使用,以租賃的模式進行。但是這是一套標準化的系統,不會為企業做太多的定制化服務。
而私有云呢,就是專門為企業定制的軟件或者解決方案,它通常是僅僅給一個企業使用,而不是多個企業共享的。
優點也很明顯,能夠非常靈活地做定制化服務,能夠切實地去管理企業內部需求。缺點就是比較封閉,沒有和外界產生互聯互通,沒有和企業的上下游協同起來。
所謂架構的混合就是,對于數據、管理需求等這些是不會改變的,是在私有云上實現的;但是架構當中還會含有公有云的部分,對中小企業的運作進行數據的采集。
比如唯智現在做的沃爾瑪的項目,就是有效在架構上幫客戶實現了企業公司內部和上下游供應商物流鏈條的混合。
2. 流程的混合
大家都知道在信息化當中最主要的是流程管理,以前沒有混合云時只談內部流程,但所有企業都知道,只談內部流程只是局部改善了你自己的運作效率,你對整個供應鏈效率貢獻度不高。
整個供應鏈是由多個角色合作伙伴以及交易伙伴來組成的,所以你需要使每一個合作伙伴的效率都能夠提升,這個時候我們通過混合云這樣的解決方案就可以幫你整合外部流程,特別是企業與企業之間的流程。
我們知道物流是支撐采購和銷售流程最重要的一個流程,在供應鏈層面,流程的打通是非常重要的。一旦有了物流混合云信息打通之后,就能做更加集中的流程優化,這無疑可以讓企業與上下游企業之間更加協同起來。
比如說,一家汽車行業的企業要進行工業4.0的柔性生產,要做批量的定制化生產,這對零部件的生產商要求非常高,它的流程、它的供貨、它的所有一切要和主機廠流程要集成考慮,否則是沒有辦法做到批量定制生產的。
3. 服務的混合
就是供應鏈有需求的時候,我們可以以最佳的服務配置來解決自己的管理問題。
最佳的服務配置可能是干線還需要走專線,聯運還需要走鐵路,末端配送可以走共享經濟,可以用直接車輛運力,可以用無車承運平臺,這些都是服務的混合,沒有什么定律說應該走哪樣,混合云給我們帶來的真的就是服務的混合。
4. API的混合
當前各種互聯網物流平臺、金融平臺、保險平臺、支付平臺、監控平臺等都提供了各自的服務API,但對客戶而言卻很難將如此多的不同API整合好。
唯智混合云可以幫助客戶把所需物流服務相關API整合起來,為客戶提供一致的用戶體驗,為客戶省去逐個平臺研究對接的麻煩。
比如說唯智新產品“E-Hub”,就是基于公有云上的API,就是多家系統之間做對接的技術平臺。
5. 數據的混合
數據的混合給我們帶來的就是各種模式的、格式的數據混合,以及行業數據、公共數據和我們企業內部數據的混合。
用這些數據同時來對我們的運營和優化做出決策的指導性建議。
物流沙龍記者:
新戰略“物流混合云”的推出會給物流行業帶來哪些變化?
陳夢槐:
我們唯智信息之所以推出“物流混合云”戰略,就是要把公有云和私有云進行互聯互通作為一個行業的解決方案推出市場,為行業的所有客戶做信息化。
我們認為,為行業做信息化才真正能夠使得企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1. 效率提升
第一,我們的發運單、回單是紙質的,最后還需要通過快遞郵寄回來,造成周期很長。如果我們用混合云打通了貨主企業以及物流公司,所有的物流單據都電子化了,傳輸的速度會變得非??臁?/span>
第二,我們的電子回單也可以直接通過手機來簽收了,整個鏈條的包括貨主、大三方物流公司、小三方物流公司、專線公司、司機、收貨人都可以在線看到。
第三,上下游之間的運費結算以前全部是手工的,可能都要一兩個月才能結算收到錢,但是現在我們通過混合云這樣的平臺,上下游之間可以在線上進行結算,非常方便。
這一方面的典型案例就是聯合利華,他們現在就在用唯智物流鏈相關產品實現單據的電子化。
2. 成本下降
比如說人力資源成本,以前一個財務人員只能對應幾個大客戶,這樣一個公司需要很多財務人員在手工算賬。一旦混合云打通以后,結算會做到非常精準,會省去很多的人力資源成本。
比如說唯智的云路徑優化系統(云ROS),通常可以幫助客戶降低5%~10%的成本。
物流沙龍記者:
記得唯智在2016年成立了物流鏈的全云產品子公司,主要是布局今天行業的發展,以云作為非常重要的戰略步驟來進行部署。
那么今天的“物流混合云”戰略發布,預示著的未來戰略布局是什么呢?
陳夢槐:
我們“物流混合云”戰略推進主要會分為三步走:
1. 推動互聯互通實現與平臺公司服務的混合
首先單單靠我們唯智信息的力量是遠遠不夠的,我們需要聯合行業內其他企業組成互聯互通聯盟,然后持續開放,讓有共同想法、共同理想的其他公司一起加入進來,目的是早日實現行業互聯互通;
2. 借力行業龍頭拉動物流服務資源的混合
在互聯互通的基礎上,我們要做資源整合,這種資源整合不是說我們唯智要做物流公司,要做資源整合平臺,而是唯智是要幫助客戶去做資源整合,讓客戶的成本降下來;
3. 依托物流大數據支撐物流增值服務的混合
現在數據的資源越來越豐富了,我們預計在五年后,基于人工算法的大數據分析會給企業提供行業分析、決策優化以及資源整合。
物流沙龍記者:
但要實現“物流混合云”戰略首先是要基于互聯互通進行的,這樣才能給企業帶來效率的提升,成本的下降以及資源整合。
那互聯互通怎么建?
陳夢槐:
首先,有時候客戶需要同時獲取我們不同的數據,需要一家一家去找我們做信息接口,導致效率很低。所以,我們認為互聯互通才能更有效率。
其次,企業內部信息化提升不能代表整個行業信息化能夠得到提升,企業與企業之間要消除“信息孤島”的話,就必須要互聯互通。
但實現行業互聯互通,首先我們自己平臺之間應該先打通。我們認為有了混合云,我們以前做的是企業信息化,而我們從現在開始在做行業信息化。
如果沒有互聯互通,我們是沒有辦法談行業信息化的,行業信息化能夠給我們帶來的是標準化,帶來的是互聯互通,帶來的是可視、可跟蹤。那么帶來的是最后供應鏈效率的整體提升以及成本的降低。
首先我們平臺企業要有這個想法和理想,要先讓企業客戶的利益實現最大化。所以,我們四家一起達到了這個共識,有了這個共同的想法,一起組建了互聯互通聯盟,共同打造中國物流信息基礎設施。
另外,聯盟是完全開放的,無論企業是大還是小,無論企業間是不是競爭的關系,我們都歡迎大家加入進來,一起去做互聯互通這樣的事情。
物流沙龍記者:
最后談談行業吧,互聯互通代表未來會更加開放。
那么,你認為未來物流信息行業在互聯互通的基礎上還會發生哪些變化?
陳夢槐:
我覺得在互聯互通的基礎上,帶有AI算法或者人工智能算法的大數據解決方案和應用是非常有價值的,也是未來物流信息化行業的一個大趨勢。
舉個例子,比如說類似天貓、京東的購物平臺,長期下來會累積很多消費者信息(年齡、地區、偏好等等),然后利用基于商圈的訂單數據進行分析,就可以預測到哪些產品會賣得比較好,哪個地區對這一塊產品的購買力會大一些,最后就可以提前做好備貨。
也有一些專線公司,為什么從華南去東北一條線,去華東是兩條線,為什么不是三條線,為什么不是到這個地方中轉,現在是根據貨量、經驗去進行預測,未來如果用大數據建模,做有效的數據挖掘,就能做得更加有效精準。
回顧整個專訪,陳夢槐通過闡述目前在物流信息化行業仍然存在各信息化系統無法順暢打通、行業沒有標準去規范等弊端。
她希望通過“物流混合云”為行業做信息化,最終達到的目的是企業無論大小,都可以借助互聯網用物流混合云管理自己的業務,構建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大數據解決方案,帶來整個供應鏈的聯通,使得企業提升效率、降低成本。
最后她談到,企業與企業之間要消除“信息孤島”,才能使企業客戶的利益實現最大化,但首先要實現互聯互通。
然后在此基礎上,帶有AI算法或者人工智能算法的大數據解決方案和應用才變得有價值,這也是未來物流信息化行業的一個大趨勢。
在陳夢槐整個職業生涯中,從獲得三個高含金量的碩士學位,到在多家國內外知名公司擔任高管的工作經歷,使得她善于應變管理、創業及業務拓展、業務重組和培育管理層。
2001年,陳夢槐發現中國物流行業的效率非常低,而引進國外經驗和系統很有可能會改變這一現狀,因此她創立了唯智信息,希望做一些對行業有貢獻的事情。
陳夢槐這一堅持就是16年,功夫不負有心人,憑著這一份執著和對行業的熱愛,去年唯智信息成功登陸新三板,同時為唯智引入了同創偉業、遠翼投資、博彥嘉銘基金這三家重量級的資本;
近期唯智又率先提出了面向行業的“物流混合云新戰略”,引領著物流行業走向基于人工智能算法的大數據解決方案。
未來物流領域,還等著有情懷的人去引領行業探索更多的可能。
來源:物流沙龍 作者:小周伯通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