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新能源電動車越來越多的出現在我們的視野,人們它未來的發展趨勢也越來越關注。無論是電動汽車,低速電動車還是電動自行車,想要在未來新能源市場獲得一席之地,電池的動力與安全才是核心競爭力。在國際上,特斯拉和日產leaf的電池技術無疑是行業標桿,國內的電池商也逐漸開始試水石墨烯鋰電池。在鉛酸電池逐步淘汰的今天,鋰電池能握緊鉛酸電池的接力棒嗎?
鉛酸電池的尷尬
2015年底,工信部發布文件,規范鉛酸電池行業并淘汰了大量落后企業。今年6月17日,工信部發布第四批符合《汽車動力蓄電池行業規范條件》企業目錄,超威動力(0951.HK)(以下簡稱超威)旗下企業—浙江超威創元實業有限公司有幸獲入選該目錄。同樣作為電動自行車電池供應商的天能動力(0819.HK)(以下簡稱天能)占有電單電池市場40%的份額,基本形成了超威和天能雙頭壟斷的市場。
而對于大頭的天能來說,電池價格每波動1%,將影響天能1.5億的毛利潤。
然而,由于電動自行車的產量連年減少,再加上深圳等一線城市實施嚴格的“禁摩限電(自行車)”政策,產銷量大幅下降,對超威和天能這兩大電單電池巨頭來說帶來了巨大的利潤壓力:Q2來看,天能的電動自行車電池業務從2013年起結束了連續3年的增長;超威的電動自行車電池業務同樣同比下降2.1%。
一線城市的政策當然只是一方面,主要原因還是由于鉛酸電池在生產,回收環節造成的污染遠高于鋰電池。所謂鉛酸電池(VRLA),是一種電極主要由鉛及其氧化物制成,電解液是硫酸溶液的蓄電池。但目前鉛電池行業從鉛的開采、電池生產、舊電池回收未能達到全封閉操作,造成了過多的鉛污染,而鉛電池生產設備未實現國產化,成本盡管低于鋰電,但始終沒有下降的趨勢。而在國外,人們早已開始尋求鉛酸電池的新突破——2014年,美國國會撥款24億美元支持48個項目發展“下一代電池和電動車”生產,其中就包括了鉛酸電池,分別安排3430萬美元和3250萬美元支持兩家公司發展鉛酸“超級電池”項目。國內的行業巨頭急需突破行業瓶頸。
進擊的鋰電池
從Q2可以看出,超威和天能都在大力規劃未來的鋰電池項目:
超威:超威經過四年研發的超威黑金電池于今年2月29日正式發布,也是行業內首創將石墨烯運用于鉛酸電池,并實現規模生產。超威黑金電池的比能量相較普通動力鉛酸電池提升約達15%,可令超威該系列電池的平均售價提升5%。小編也在購物門戶看到,市場上不少電動車生產商也采用了超威電池。
超威黑金電池加入了石墨烯作為輔料:石墨烯合金增容板,石墨烯原子防凍墻,石墨烯纖維聚能網和石墨烯超導均衡體。令電池的抗寒耐熱,動力輸出等性能遠優于同等級電池。
天能:天能目前的鋰電池業務占比只有3%,從Q2的公司規劃來看,到2020年,天能將提升鋰電池業務至20%。
天能動力鋰電業務發展規劃
截止2016年上半年,天能鋰電池產能已達2.25GWh,規劃未來將達到5.5GWh產能。從過去幾個FY看,2012-2015FY業務復合增速達78.35%。此外,天能還組建了一支350人的專業鋰電池產業鏈研發團隊,。截止2016年6月30日,天能累計獲得國家授權專利1,568項、國家重點新產品13個。
從公司官網看到,天能鋰電池主要有電動自行車用,電動汽車用,照明燈具用和電動工具用四種,工作溫度范圍-20°C~55°C,室溫1個月自放電率小于4%等指標也均達到行業領先水平。此外,還有鎳氫民用電池,牽引電池和其他工民用電池等。
目前,從基本的估值指標來看,四家公司均處于新能源物料行業的低估值區間,而凈利潤則處于行業領先:
總而言之,在未來超威,天能等電池商都在鋰電池方面有了明確的規劃,鋰電池的技術也會不斷提高,逐步替代鉛酸電池,加上國家對新能源汽車的發展也提供了一些政策支持以及未來新能源交通的巨大需求,將會為電池供應商帶來巨大的利潤,行業的投資前景大可挖掘。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