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員利用超材料制作了一個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的旋轉門把手。門把手處是固定的,而其余部分經過精心設計打印出來的鏤空圖案則在受到外力作用后發生形狀的改變,進而拉動鎖扣的縮進,門便順利打開了。超材料的機械性能和它們的內部網格構造有關,而不是材料性質本身。
通常情況下,材料設計只是關注一些形狀上的變化,但很少有人考慮通過受力改變材料形狀來實現材料的機械性能。波茨坦哈索普拉特納學院的研究人員更傾向于改變材料的形狀結構從而實現材料的機械性能,研究人員表示,超材料通常會被理解為一種特殊材料,而在他們眼里,超材料是一種機械裝置。
當然用超材料來做門把手保衛家中安全有點不切實際。但是,研究人員還用超材料制作了更實用的尖嘴鉗,也是通過 3D 技術打印而成。這類型的工具制作非常簡單,相比傳統的制造過程,省去了一個個部件生產和組裝的過程。萬一哪天突然需要用到某個工具,如果手邊有超材料和一臺 3D 打印機,就可以按自己的需求設計并打印出需要的工具。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