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投行人士直言,占分眾傳媒[微博]營收比例最高的樓宇內視頻媒體面臨轉換率低的難題,未來能否保持高增長還有待觀察
2015年8月31日,七喜控股(26.66,2.420,9.98%)發(fā)布重大資產重組方案詳情,分眾傳媒欲作價457億元借殼七喜控股。
然而早在2014年5月28日,在七喜控股2013年年度股東大會上,其董事長易賢忠曾承諾“公司絕不會賣殼,且兩年內不會進行重大資產重組”。
對此,有投資者在“深交所[微博]互動易”平臺上質問七喜控股方面:“不是承諾兩年內不進行資產重組的嗎?現如今是什么情況,出爾反爾,言而無信。”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七喜控股借殼方是有“中國傳媒第一股”之稱的分眾傳媒。《證券日報》記者發(fā)現,七喜控股自9月2日復牌起即連續(xù)六天一字漲停,截至9月11日收盤,報價24.24元/股。
除股價一路走高外,借殼方分眾傳媒的溢價也相當高。查看七喜控股的借殼重組方案發(fā)現,公司此次交易的擬購買資產分眾傳媒100%股權的評估值為458.71億元,增值率高達1750.19%。后經協商,分眾傳媒100%股權作價457億元,與七喜控股股權值相差448.2億元。
有投行人士認為,在國內傳統(tǒng)媒體廣告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分眾傳媒如此高的溢價是否合理還有待觀察,“在中國,戶外廣告的價值是被高估的,高估幅度個人認為100%左右,分眾傳媒也不例外。”
閃電聯姻,分眾傳媒
因宏達新材(6.27,-0.700,-10.04%)及其實際控制人被證監(jiān)會[微博]立案調查,這個“香餑餑”便落到了七喜控股頭上。8月31日,分眾傳媒宣布終止與深陷立案調查風波中的宏達新材達成的重組協議;幾個小時后,七喜控股則公告被分眾傳媒借殼,分眾傳媒作價457億元。
在此之前的七喜控股可謂發(fā)展艱難。2013年至2014年,七喜控股先后涉足LED、手游、智能穿戴等行業(yè),追逐市場熱點題材,最后結果卻不盡如人意。
具體來看,2013年七喜控股投資的廣州嘉游、廣州善游兩家手游公司,在2014年分別實現營業(yè)收入零元和4.05萬元,對應的凈利潤分別為-4.48萬元以及-737.14萬元。經營智能穿戴項目的廣州賽通的經營情況也不容樂觀,該公司雖然在2014年實現了296.28萬元的營業(yè)收入,卻對應虧損113.83萬元。而涉足的LED行業(yè),更是在經營主體七喜光電成立僅幾個月后便轉讓。
此外,根據公司2015年半年報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凈利潤25.3萬元同比減少63.78%,查看扣除非經常損益后的凈利潤則為虧損83.02萬元,去年同期虧損額為2559.5萬元。
七喜控股在2013年、2014年年報中均表示,公司處于發(fā)展轉型的過渡階段,未來發(fā)展方向尚在研究探討中。而據媒體報道,2014年5月28日,在七喜控股2013年度股東大會上,其董事長易賢忠曾表述,公司絕不會賣殼,且兩年內不會進行重大資產重組。
此話猶言在耳,對于分眾傳媒拋來的橄欖枝,七喜控股方面則食言再度啟動了重組,《證券日報》記者了解到,七喜控股公司管理層非常希望該方案能夠順利通過,在接到中小股東電話時直接告知公司中小股東將不日召開股東大會就方案進行投票,希望中小股東能通過網絡投贊成票。
據了解,本次交易前,七喜控股總股本約為3.02億股。根據交易方案,本次發(fā)行股份購買資產擬發(fā)行約38.13億股股份。交易完成后,MediaManagement(HK)將成為七喜控股的控股股東,持股比例達24.77%,江南春[微博]將成為實際控制人。
近18倍溢價到底值不值?
盡管分眾的借殼讓七喜控股股價一飛沖天,但近18倍的溢價到底合不合理,還是引發(fā)了業(yè)內人士的擔憂。
據了解,2003年,分眾傳媒首創(chuàng)中國戶外視頻廣告聯播網絡。2006年1月份,分眾傳媒合并中國樓宇視頻媒體第二大運營商聚眾傳媒,覆蓋全國100多個城市,市場占有率一度超過90%。2005年7月份分眾傳媒成功登陸美國納斯達克[微博],2012年8月13日,分眾傳媒收到35億美元私有化要約。
昔日35億美元的收購,時隔三年分眾傳媒100%股權的評估值為458.71億元,增值率高達1750.19%。
七喜控股公布的重組預案顯示,分眾傳媒在2012年至2014年的營業(yè)總收入分別為61.7億元、66.7億元、74.9億元,凈利潤分別為13.3億元、20.78億元、24.17億元,三年復合增長率38.6%。今年1月份至5月份的營業(yè)總收入為31.6億元,凈利潤12億元。
分眾傳媒還承諾2015年、2016年和2017年凈利潤分別不低于29.57億元、34.2億元和39.2億元。
申萬宏源(8.78,-0.740,-7.77%)行業(yè)分析師鄭治國在研報中表示,分眾傳媒在樓宇內的視頻媒體、框架媒體業(yè)務和影院銀幕視頻媒體業(yè)務三方面均占有較大份額,而樓宇內的視頻媒體占總營收比例最高。
此外,該報告還介紹,分眾傳媒也開始了O2O 業(yè)務,欲圍繞壟斷樓宇市場打造空間媒體020 業(yè)務。
但在國內傳統(tǒng)媒體廣告大幅下滑的情況下,分眾傳媒的收入保持高增長值得關注,有投行人士甚至直言,分眾傳媒掌門人江南春是一個把廣告銷售玩到極致的人,分眾就是一家徹頭徹尾的廣告銷售公司,而占其營收比例最高的樓宇內視頻媒體卻面臨轉換率低的難題,未來能否保持高增長還有待觀察。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