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發展保障性租賃住房,是新發展階段做好住房保障工作的重中之重,尤其是在人口凈流入的大城市,如何有效解決新市民的住房問題,顯得尤為迫切。
住房租賃行業天然具有民生屬性,利潤薄、回報期長、資金投入大,行業的發展急需長期、穩定、低成本的資金支持。然而,在住房租賃市場主體良莠不齊、缺乏可靠盈利模式等不利因素制約下,金融機構無法順利進入。要在住房租賃行業實現破局,金融機構既需要魄力和智慧,更需要創新相關的金融服務方案。
作為住房金融領域的“領頭羊”,建行早已把住房租賃確立為自身三大戰略之一,并在全國各地廣泛探索和推進。一線城市廣州和深圳,也被建行選定為首批住房租賃業務試點城市。在采訪中,了解到,建行廣東省分行、深圳市分行將解決新市民安居問題作為落實建行黨委“我為群眾辦實事”項目清單的重要內容,以金融力量助力形成多層次租賃房源供給結構,為破解一線城市新市民租房難問題提供“建行模式”。
直面住房租賃行業痛點
疫情曾讓人們的生產生活暫時出現“停擺”,但是人才的流動并未止步。對于每年被吸引到廣州、深圳的大量年輕人來說,租房是他們的剛需。
“如果沒有住過城中村,那你就不算來過廣州、深圳”,雖是一句調侃,但這句話道出了眾多“廣漂”“深漂”的心酸與無奈。
據統計,廣州市304個城中村承載著近60%以上新市民的租房需求;深圳1877個城中村容納了幾乎70%的外來人口,城中村成為廣州、深圳住房租賃市場的主體。
作為全球最大的水貂碎料加工基地,廣州長腰嶺村是鐘落潭鎮“首富村”,但近兩萬名外來人口的住房條件,卻并沒有跟隨村里的產業一同得到提升和完善,這些外來人口有許多仍蝸居在狹窄破舊的自建村宅。位于深圳龍華區大浪街道高峰社區的元芬村,間距兩米左右、外表陳舊的“握手樓”也大都租給了“深漂”。狹窄的道路、臟亂差的環境、缺失的公共服務與一線城市的形象形成巨大反差,更與年輕人追求高品質生活的目標相距甚遠。
“城中村管不好,租金就會大幅上升。”廣州城投白云置業公司有關負責人說。該公司與長腰嶺村共同打造政策性租賃住房項目,但管理方面的困難與高額的融資成本、較長的成本回收期等問題阻礙了該項目的推進。
“因為沒有抵押、財務管理不規范,我們很難從銀行獲得貸款。”打算在深圳福田區金民大廈做長租生意的曹小偉就被資金問題所困擾。
“深圳住房租賃市場并非供應不足,而是供應結構嚴重失衡,大量房源集中在個人業主手里。”深圳建寓總經理甘偉表示,“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住房租賃行業機構化占比都在40%以上,而深圳只有3%至5%。”
在采訪中,了解到,集約化、機構化占比低直接導致廣州、深圳住房租賃行業管理松散、無序,專業化、規范化服務水平低,住房租賃企業魚龍混雜,個別不良中介利用信息不對稱,提供虛假房源,騙取中介費,租戶經常面臨租金、押金退還難題,嚴重侵害了租戶利益。
因此,盤活市場閑置房源,改變單一供給體系,孵化大型住房租賃企業,提高住房租賃企業機構化占比,形成多層次住房租賃房源供給結構成為行業共識。這不僅在客觀上需要金融機構入局,也給金融機構帶來了廣闊的業務空間。
提供多元金融服務方案
“這是40平方米loft戶型,月租1800元,租期10年,附近同樣房型的房子租金為5000元,我們一家四口住,樓上是臥室,樓下是活動區,再也不用搬來搬去,終于在深圳安了家。”搬進干凈明亮的公租房的王女士高興地說。
王女士居住的信義領御項目,是建行深圳市分行打造的保障類租賃住房樣板小區,共2904戶,是目前深圳市單一主體最大的保障類租賃住房項目,解決了一部分符合政策性租賃住房條件的居民需求。
王女士只是受益于建行探索租賃住房行動的新市民之一。如今,在廣州、深圳的街頭巷尾,一處處設施齊全的“CCB建融家園”長租公寓,以及各類在建行支持下開展的住房租賃項目,成為“廣漂”“深漂”群體“住得好”又“住得起”的新家園。
“我們以生態培育者的姿態入局,堅持‘金融的歸金融、市場的歸市場’,與優質租賃企業平臺合作,創新專屬產品提供金融支持,構建資金閉環,發揮平臺專業運營優勢,通過一攬子綜合服務,著力扶持一批行業龍頭,形成頭部引領、小微追隨的態勢,助推行業形成正向循環新格局。”建行深圳市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
據介紹,該行在年初落地了首筆新生態模式租賃貸款,金額325萬元,用于一棟城中村出租房翻新,同時引入合作平臺為該項目提供運營服務。在此后的兩個月,該行又發放100筆新生態模式貸款。截至9月末,該行已向280家租賃運營企業提供超10億元長期、穩定、低成本的貸款,支持了4.87萬間長租房源裝修、翻新,平均每間房源貸款金額僅2.08萬元,極低的改造成本未對市場端租金造成影響。
“隨著一個個項目的落地,新生態模式的口碑和影響力呈爆發式增長,吸引了眾多志同道合的租賃企業前來對接。目前,我們已接洽69家平臺,不僅有全國性頭部品牌公寓,也有區域性龍頭企業以及深耕本地的‘小而美’平臺。”上述負責人說。
在廣州,建行廣東省分行以“鄉村振興+保障性租賃住房”模式,為廣州城投白云置業公司提供1.5億元低利率保障性租賃住房貸款,同時與廣州市房地產租賃協會溝通,為項目爭取到約1831萬元獎補資金。此外,還以建信住房為平臺,引入窩趣、優家等專業公寓運營,與廣州城投白云置業公司建立戰略合作關系,解決了項目建成后因缺乏運營經驗導致收益下降的后顧之憂。
“該項目預計2021年底完工,將為附近健康產業城人才、附近大專院校師生、空港經濟區工作人員等提供667套以30平方米左右單間戶型為主的精致宜居租賃住房。”建行廣東省分行有關負責人表示,“我們把保障性租賃住房確立為住房租賃戰略后續推動工作的重中之重,圍繞廣東省4個試點城市的‘十四五’規劃綱要,籌集77萬套保障性租賃住房作為重點項目。”
金融機構的參與,不僅從源頭上改善了住房租賃行業的生存環境,讓越來越多規范經營的租賃企業得以專注運營、提升品質,探索更多新的業務模式,還助力諸多優質住房租賃平臺通過閑置盤活、微改造、綜合整治等方式擴大供給、提升品質,推動住房租賃市場實現健康發展。
來源:金融時報-中國金融新聞網

圖片來源:找項目網